物聯網資訊
- 水肥一體化技术是遵循什么原则进行配肥施肥?发表日期:2019-11-12 来源:托普物联网 浏览次数:88次
水肥一體化是当前较为先进的水肥管理技术之一,能够合理分配灌溉水和肥料,并实现科学的施放。要知道,传统的水肥管理工作,往往是依靠农户们的个人经验而开展,这样的方式不仅不会时常出现水肥过量或不足的现象,对于水资源以及肥料的利用率也非常低。但水肥一體化技術則不同,它能夠以各項傳感器作爲工作支撐,實現對水肥的精准配比,並結合物聯網技術實現自動化工作。
当然,在这项技术真正落地之前,还是有很多人对其产生怀疑。这些怀疑都是源于对这项技术的不够了解。就如施肥工作,有的人会问水肥一體化技术遵循什么原则进行配肥、施肥的。因此,今天小编就针对于这个问题做个具体的阐述,望大家有所了解:
1、因土施肥。土壤理化性质很大程度地决定了土壤肥力,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状况。采用水肥一體化技术时,首先要掌握土壤本底值,确定单次水肥用量时需要扣除土壤中可供植物吸收的土壤本底值;其次要掌握土壤酸碱性,根据土壤酸碱性選擇适合的肥料或者肥料施用时间。
2、因作物施肥。目前应用水肥一體化技术的作物种类非常多,每个作物,甚至每个品种都有特殊养分需要规律和养分敏感点,因此,水肥一體化中肥料選擇和施用要结合作物需肥规律。
3、因灌溉水質施肥。結合灌溉水的水質及離子含量,綜合考慮肥料類型及其最高濃度,避免發生水中鈣等陽離子與磷酸根、硫酸根等陰離子反應,産生不溶物或者微溶物,堵塞滴頭。
4、因肥料特性混合。化肥是否可以相互混合要以方便施用,不發生養分損失爲原則。要注意三種情況:一是可以混合,混合後既不發生化學反應給養分造成損失,又不吸濕結塊給施用帶來不便;二是可以暫時混合,即現混現用,不要久放。多數肥料的混合都屬于這種情況;三是不可以混合,混合後會發生化學反應,造成養分損失,以铵態氮與堿性混合後造成氮損失最爲常見。
5、结合灌溉系统選擇肥料。根据灌溉系统的抗堵塞性能和滴灌带使用年限,结合肥料成本,综合考虑肥料中的水不溶物。
6、根據養分運移及根區分布,安排加肥時間。由于滴灌隨水施肥的特點,養分也集中分布在由滴水形成的濕潤體內。對于單個灌溉周期,隨水施肥一般分爲三個階段:第一階段先滴清水,第二階段將肥料和水一同施入土壤中,第三階段用清水沖洗施肥系統並將肥料運移到作物根區。